本网讯:11月18日下午两点半,成都大学郑勇林教授、杨维博士应邀来我校树人楼A303作“夹层磁耦合理论”为题的学术讲座。物理与电子科学系杨阔、宋永、赖萍老师与部分学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图】郑勇林教授演讲中
讲座伊始,郑勇林教授为我们讲解磁性半导体的起源以及研究磁性半导体的意义,他讲到,自旋电子材料做成的电子器件为不挥发性器件,可以大幅度提高运算速度,并且通过载流子的自旋实现量子计算。郑教授重点讲“夹层磁耦合理论”的研究,向大家介绍到目前的研究大多为过渡金属化合物,并为同学们普及相关知识。从郑勇林教授的报告中大家可以了解到,薄铁磁材料层之间直接接触可能被极薄的非铁磁层材料分隔的铁磁层交换耦合的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在研讨会中,他向大家介绍了一种在夹层磁耦合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模型,即自由电子模型,并介绍了这种模型的优缺点以及改进方法。
在讲座中,郑勇林教授与赖萍老师讨论了在科学研究与教学方面遇到的问题,并互相交流自己的亲身体会。杨阔老师也向他问有关物理实验建设的问题,郑勇林教授简明扼要的说出自己的看法:物理实验一定具有三个方面的特性,即老师适用、同学适用、前瞻性,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
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同学们在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激励更多大学生投身于科学研究,而且也促进了两校老师在学术方面相互合作,共同发展!
文:赵洪铃
编辑:苟睿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