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下午4:00,应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和应用物理研究所邀请,我校客座教授、天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赵辉教授在学术报告厅举办了《物理与计算》的学术报告。我校组织人事部部长许箭星教授、物理与电子科学系系主任雷晓蔚教授、基础教育系系主任郑国庆教授、应用物理研究所所长杨阔副教授、部分老师和物电系全体学生聆听了此次讲座。
报告中,赵辉教授在科学研究工具、科学研究步骤、研究手段和计算方法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分析。其中,“研究手段”详细介绍了理论、计算和实验三者的支撑关系,通过对比,举例,充分肯定了模拟技术的优势;在“计算方法”中,赵辉教授以DFT、分子力学、分子动力学、Monte Carlo方法为例,详细的介绍了DFT自洽计算过程、CASTEP各类性质的计算分析、分子力学的核心程序,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清晰明了的展示了结构优化与分子动力学的异同。最后,赵辉教授还就CaC(碳化钙)组合存在rocksalt结构的稳定性为例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如何做研究”的过程。整场讲座内容具有很好的针对性,为我们展示了开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让在场的每位师生受益匪浅!
报告结束后,赵辉教授与现场师生互动提问,就师生们提出的“如何阅读专业英文文献”等问题作了解答。同时勉励青年学子一定要坚持发展,相互讨论,互相影响,共同提高。通过此次讲座,使得现场师生对物理理论与数值计算的理解得到加深。
据悉,赵辉教授此次到我校除了开展本次学术报告外,还将在这几天里与应用物理研究所开展专题讨论,并为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方向、科研选题、项目申报、人才培养等问题提出中肯的建议。今后,赵辉教授会继续以客座教授的身份经常到我校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这将会对我校物电系和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科研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物链接:
赵辉,男,理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教授,2012届教育部高等教育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88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本科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5年6月在天津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0-2003年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同步辐射实验学习,获理学博士学位。2004-2005年在浙江大学博士后工作站工作。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计算物理。发表SCI论文30余篇,并为多个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担任审稿人。目前,担任天津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科带头人,2014年起聘为我校物理与电子科学系任客座教授。
学生记者:王桂强
学生实习记者:雷佳佳
审核:梁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