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同时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2025年5月20日,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联合举办了一场关于2024版教学大纲修订的专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旨在根据最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教学大纲进行全面、深入的梳理与完善,使其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也能契合工程认证的标准与要求。
活动开场,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毛群率先发言。她指出,教学大纲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载体,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而言,在当前人工智能、5G通信等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教学大纲的修订迫在眉睫。从工程认证角度出发,必须将毕业要求指标点精准融入每一门课程,尤其是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等核心课程,要着重体现对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确保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有力支撑,为专业工程认证奠定坚实基础。

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主任毛群发言
紧接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胡玉柱分享见解。他强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大纲修订需紧密围绕行业对高素质电气人才的需求,结合工程认证通用标准与专业补充标准。在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中,要进一步细化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通过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升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善课程考核方式,以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助力工程认证工作的推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主任胡玉柱发言
在两位主任的引领下,两个教研室的教师们各抒己见,针对电子信息工程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特点,从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环节优化等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教师们一致认为,教学大纲的修订应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与融合,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与脱节;同时,要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及时将新技术、新方法融入到教学中,确保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此外,为满足工程认证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要求,教师们围绕如何在教学大纲中更清晰地体现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如何设计符合认证标准的课程考核方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教师们自由分享
经过深入研讨,两个教研室在多个关键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并明确了后续的工作方向。下一步,教师们将根据研讨结果,对教学大纲进行具体的修订和完善,并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检验和优化,确保2024版教学大纲能够切实落地实施,为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助力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推动学院专业建设迈向新高度。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不仅加强了电子信息工程教研室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为学院教学改革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教研室将继续组织类似活动,推动教学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撰稿:胡荣鑫
摄影:胡荣鑫
编辑:王宁宁
编审:卢永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