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竞赛名称
2016年(第八届)“TI杯”四川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二、竞赛时间
2016年7月25日至8月5日
三、竞赛地点
实验楼C211,智能汽车实验室
四、主办单位
四川省教育厅
五、竞赛组织机构
成立物理与电子科学系2016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竞赛领导小组,负责竞赛组织、协调、执行、宣传等与全国电子设计大赛相关各项工作,组织机构如下:
组 长:物理与电子科学系主任 雷晓蔚教授
副组长:物理与电子科学系副主任 王仕旭副研究员
成 员:莫建麟、刘德春、晏勇、毛群、王波、杜路泉
六、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作为2016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TI杯)的赛区赛,竞赛时间、竞赛题目采用联赛统一命题。
七、赛题内容
(一)竞赛题目分为本科生组题目和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
(二)竞赛题目包括“理论设计”和“实际制作”两部分,以电子电路
(含模拟和数字电路)设计应用为基础,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
机、可编程器件、EDA软件的应用。参赛队的个人计算机、移动式存储介
质、开发装置或仿真器等不得带入测试现场(实际制作实物中凡需软件编程的芯片必须事先下载、可脱机工作)。
(三)竞赛题目应具有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并考虑到目前教学的基本内容和新技术的应用趋势,以期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四)竞赛题目着重考核参赛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进行理论设计的能
力、实践创新和独立工作的基本能力、实验综合技能(制作与调试),并鼓励参赛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的人文精神。
(五)竞赛题目在难易程度上,既要考虑使一般参赛学生能在规定时间
内完成基本要求,又能使优秀学生有充分发挥与创新的余地。
(六)鼓励参赛学生优先选用TI所推荐的单片机(包括MSP430,Cortex
M4)及高性能模拟器件(高速ADC/DAC,高精度ADC/DAC,高速运算放大器)。
(七)获一等奖作品并被推荐进入“‘TI杯’模拟电子系统设计专题邀请赛”的参赛队伍,如使用单片机,则必须是MSP430,或TI Cortex M4。八、参赛对象
全系本、专科学生均可组队参加本次竞赛。
九、竞赛报名与选题参赛
(一)组队规定:学生自愿组合,三人一队,参赛队分本科生组和高职高专学生组,有本科生的参赛队只能参加本科生组。
(二)采用集中封闭的竞赛形式,在学校相对集中的场地进行。
(三)鼓励本、专科不同专业的同学参加。本科生组只能选做本科生组题目,高职高专学生组可以选做本科生组也可以选做高职高专学生组题目。
(四)竞赛场地及仪器、元器件等由学校准备。
十、 进度安排
(一)报名
请有意报名参加的竞赛的同学,于5月31日(星期二)11:40前将报名信息三人一组以班为单位,由各班班长统一交至实验楼B305办公室晏勇老师处,联系电话:18942827691,报名格式如下:
序号
|
队员姓名
|
性别
|
专业
|
班级
|
联系电话
|
备注
|
1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
备注:第一名队员为该对队长
(二)培训
本次电子设计大赛在暑假集中培训,培训时间: 7月6日-7月23日;
(三)赛程安排:
1、7月25日上午8:00,组委会通过组委会网站及电子邮件公布本次竞赛题目。
2、7月25日上午8:00——7月28日晚上8:00,学生参赛。
3、7月29日——7月30日,各参赛学校组织并完成校内评审工作。
4、7月31日中午12:00以前,各高校提交推荐复测作品的测试记录和密封好的作品(报告封存在内)。
(四)复测安排:
1、7月31日——8月5日,“专家组”在“组委会”领导下,按《评审及评奖规则》评审。
2、复测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复测期间,请各参赛高校联系人保持手机畅通。
十三、复测作品封存及编码要求
(一)各参赛高校须提交《推荐参加省评测作品清单》。
(二)各复测队伍需上交的材料包括:设计报告、制作实物和三份表格(测评表、报告评分表、总评表)。
(三)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封入各校自备的纸箱(密封条由组委会办公室在赛前提供)。
(四)三份表格(测评表、报告评分表、总评表)装订密封后,不封箱。
(五)报告正文8000字以内,首页为300字以内的设计中文摘要,正文采用小四号宋体字,标题字号自定,一律采用 A4 纸纵向打印。报告每页上方必须留出3cm以上空白,空白区域内不得有任何文字,每页右下端注明页码。报告用纸由参赛学校自备。
(六)装有设计报告和制作实物并密封的纸箱和装订密封后的三份表格(测评表、报告评分表、总评表)均不得出现任何记号,否则取消复测资格。各高校为避免混淆,应根据《作品代码编写方法》(详见后续通知)编写代码以便各高校确认作品。
(七)提交作品时,工作人员将统一编写测试代码作为复测期间的唯一代码。
物理与电子科学系
二〇一六年五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