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为进一步提升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一流课程和一流专业建设,推进优质资源的数字化转化和共享,进一步帮助广大教师升级课程思政认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我院于4月25日在实验楼C102开展“数字化‘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评价实战及资源挖掘建设专题培训”分享会。分享会由学院副书记卢永雪主持,学院专任教师参加,由王宁宁老师结合培训内容进行分享。
首先,王宁宁老师分享了大会以数字化教育转型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核心内容,针对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训会内容有华侨大学杨洪涛教授的《如何挖掘与建设课程思政资源库与验收结题讲座》、华中科技大学杨勇教授《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武汉大学董浩老师《数智背景下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方案设计》。杨洪涛结合自己丰富的实践经验,围绕“为什么建、建什么&怎么建、怎么建好、怎么应用推广好、如何多层次拓展助力一流专业与学科建设”五大部分,深入解析了一流课程与一流专业建设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图1】参会人员合影

【图2】分享杨洪涛教授授课内容
其次,王宁宁老师分享了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杨勇教授的授课内容,以“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为主题,分享其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的体会。杨勇教授强调专业课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回答课程思政为什么、是什么、做什么的问题。并向参会教师重点分享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与方法,解释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环节,从课程大纲修订、思政内容建设方法、教学实施、效果评价等多个维度介绍具体措施。

【图3】分享杨勇教授授课内容
最后,王宁宁老师分享了来自武汉大学的王郢博士讲解内容,课程思政融入高校教育的表现不仅仅在教学日程中,评价实践之中同样也有课程思政元素。解析了数智教育背景下对老师的新要求,并结合真实案例探讨了教学方案规范化设计和数字化梳理,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思政评价实践进行了深度探讨,同时也结合实例点评了备赛思路下课程思政评价方案的设计优化,给参会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视角与内容。
本次分享为学院的数字化课程思政建设打开了新思路、拓展了新视野。通过培训,老师们掌握了结合专业知识点进行思政元素挖掘方法,可以提升教学案例水平与能力,老师们纷纷表示今后在教学中可多推动课程思想改革创新,让课程思政传递温度、传递爱。
撰稿:王宁宁
摄影:陈桂芳
初审:陈桂芳
终审:卢永雪